首页 > 新闻 > 新闻报道 >正文

以乐为媒——深圳交响乐团日本首演大获成功

作者: 深圳晚报 赵伟君 , 发布日期: 2025-11-06 ,浏览:158

以乐为媒——深圳交响乐团日本首演大获成功

深圳晚报 赵伟君

11月4日晚,东京歌剧城音乐厅内,当《罗马的松树》最后一个音符在穹顶久久回荡,掌声如潮水般涌来,经久不息,深圳交响乐团(以下简称“深交”)的乐手们齐齐起身,感动致意。这场跨越五年等待的音乐之约,带来了中国的声音,也带着对彼此文化的敬意,这一刻得到了圆满的回应。

此行日本巡演跨越东京、名古屋、京都三地,备受瞩目。不仅是深交首次登陆日本古典音乐舞台,更是一次承载着文化共情的跨国奔赴。从《粤彩南风》里的岭南韵律,到武满彻作品中的幽玄意境,从贝多芬的经典回响到《罗马的松树》的磅礴气势,四首风格迥异的作品,串联起一场跨越国界、贯通古今的艺术对话。


“走向国际”“融入国际”的关键跨越

深交团长林大叶介绍,此次日本首演在深交国际巡演版图中的核心价值,不仅仅是简单的版图扩容,而是深交在亚洲文化圈的重要落子。”他强调,日本是亚洲古典音乐最发达的国家,拥有深厚的受众基础与成熟的艺术评价体系,能在这里获得认可,是对乐团艺术实力的“硬核检验”。

在林大叶看来,此次巡演标志着深交完成了从“走向国际”到“融入国际主流艺术对话”的重要跨越。希望通过巡演让世界看到,深交是能精准诠释多元文化、具备国际艺术对话实力的职业乐团。这种转变,恰是深圳这座开放城市的特质在艺术领域的具象化表达——以包容之姿,参与全球艺术对话。

深交的底气,源于多年来的积累与沉淀。“一个交响乐团最重要的就是艺术家。”林大叶介绍,深交近年积极与全球优秀音乐家合作,享誉世界昵称“大熊猫”的洛伦茨·赫尔舒科维奇便是其中代表。这位在慕尼黑爱乐等顶级乐团担任首席30余年的大师,来到深圳后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与这支乐团,在他的带领下,深交的艺术水准飞速提升。此次巡演,洛伦茨作为荣誉乐团首席,与乐团指挥林大叶、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得主宁峰、日本竖琴家篠崎和子、深交长笛首席张俏的合作火花四射,让深交的品牌口碑传遍亚洲,吸引世界注目。


“展示”到“对话”的艺术蜕变

原定2020年的巡演,延期至2025年,五年时光不仅改变了世界,也重塑了深交此次巡演的艺术构思。“最初的曲目更侧重‘展示’,想把最成熟的作品直接呈现给日本观众。”林大叶回忆道,但五年的沉淀让团队思路发生了根本转变——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“对话”,思考什么能真正走进日本听众的心里。

4日晚最终上演的曲目单,暗藏着层层递进的对话逻辑。巡演“第一声”奏响的是深圳委约作品、中国青年作曲家王丹红的《粤彩南风》,既有代表性又极具辨识度,林大叶相信这首作品的世界首演是展示“深圳声音”的最佳载体。作品中岭南的温润气息与灵动韵律,让日本听众能直观感受中国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,而其中蕴含的活力与包容,正是深圳精神的音乐化身。没有刻意的文化符号堆砌,而用优美的旋律自然传递,这种真诚比任何刻意展示都更有力量。

紧接着,贝多芬《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》作为古典音乐的“世界通用语”登场,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,展现深交对西方经典的精准诠释力。下半场,日本国宝级作曲家武满彻的《面向大海II》由日本艺术家篠崎和子与深交长笛首席张俏联合演绎,成为此次文化对话的点睛之笔。林大叶强调,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输出,武满彻音乐中的日本美学,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追求相通,由中日艺术家携手演绎,既让作品回归最本真的文化土壤,也展现了文化交流的诚意。

音乐会最终以雷斯庇基大气磅礴的《罗马的松树》压轴,全面展现乐团的交响张力与音色层次。四首作品构成了完整的艺术表述:以《粤彩南风》亮明东方身份,用贝多芬建立共通基础,借武满彻实现深度共鸣,最后以雷斯庇基彰显艺术高度。而这正是深交此行的初心,无关炫技没有宣讲,而是带着自己的文化,坐在艺术席上平等真诚地交流。音乐厅一千六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,现场气氛热烈而友好这是最好的回应

扩大国际“朋友圈”助力薪火相传

首演后,11月6日深交将在名古屋音乐大学进行日本之行的第二场演出。这场演出深交做出了一个远超常规的安排——由中日混血的青年女指挥家远藤绫音执棒,名古屋音乐大学青年钢琴家村木舞香、大管演奏家植田隼斗与深交共同完成。这一创新之举,背后是林大叶对艺术教育的深厚情怀与对中日音乐交流的长远期待。

林大叶深信艺术的生命力在传承。这场合作绝非“降低标准”,而是为年轻艺术家创造“机会和平台”。艺术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,而是平等的相互滋养,他期待,这种“代际+跨国”的合作能种下友谊的种子,让这些年轻人未来成为中日音乐交流的“桥梁”。

这一安排也是深交推动“双向交流”的新尝试。在林大叶看来,比起一场成熟的演出,代际碰撞带来的影响更长远——它让文化交流从“一次性活动”变成“可持续的生态”。事实上,“扶持年轻人”一直是深交秉的优良传统,许多当今乐坛的顶尖音乐家,其艺术道路的早期阶段都曾得益于深交的助力,并与之保持着延续至今的深厚情谊与良好合作。很多世界顶级艺术家公认,古典音乐的未来在亚洲,中国、日本必将是最重要的市场和根据地。”他筹划,未来不仅要在深圳大本营吸引更多年轻人欣赏音乐、学习音乐、演奏音乐,还要扩大国际“朋友圈”,联动日本、韩国等交响乐事业发达国家,为年轻人搭建更广阔的国际桥梁,助力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成长。


以乐为媒积累文化好感度

“音乐是连接心灵、跨越国界的最美语言。”林大叶始终坚信这句话的力量。这场跨越五年的巡演,还承载着“用艺术消解隔阂,用共鸣积累信任”的重要使命。中日两国一衣带水,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却也存在不小差异。在林大叶看来,音乐的优势在于它有着最纯粹的情感表达,当日本观众为《粤彩南风》的旋律动容,当中日音乐家在舞台上默契配合,这些瞬间都在积累文化好感度。他坦言,希望巡演能抛砖引玉,让更多日本观众通过深交的演奏,了解当下中国交响乐团、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。

对于深交希望留给日本观众的印象,林大叶给出了“三者兼具”的答案:技术的精湛、情感的深厚与文化的包容。同时,也希望向世界展示,深交是一个“懂经典、有根脉、善交流”的乐团,这正是新时代中国乐团应有的样子。

日本首演大获成功,对深交而言,“起点”而非“终点”,林大叶透露,乐团已规划了与日本音乐界更深层次的合作蓝图。从五年前的期待到如今的圆满,深交用行动证明了文化交流的力量。“文字的尽头是音乐,这门世界最高级的语言,会让中日两国人民彼此了解、彼此欣赏,在亚洲古典音乐的版图上,勾勒出互联互通的美好未来。”而深交,也将继续以乐为桥,在国际艺术舞台,让中国声音触达更广阔的天地,为世界观众缔造美好而温暖的音乐记忆和文化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