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 > 新闻报道 >正文

深圳交响乐团将奏响陕北音画风情

作者: 深圳交响乐团 ,浏览:3448

读创/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

作为第14届文博会艺术节演出项目之一,“陕北音画”——深圳交响乐团音乐会将于5月11日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。在青年指挥家林大叶的执棒下,张若迪《留白》、姜万通《西北谣》《西域风情之一杯美酒随想曲》、张千一《我的祖国》、朱彬《陕北音画》等作品将先后奏响,深交合唱团、深交童声合唱团、高级中学百合合唱团以及女高音张文沁、钢琴家刘琉、萨克斯演奏家杨桐将助阵。

音乐会上半场,管弦乐《留白》、萨克斯与乐队《西北谣》、管弦乐《我的祖国》、钢琴与管弦乐队《西域风情之一杯美酒随想曲》将依次奏响,其中姜万通的《西北谣》与《西域风情之一杯美酒随想曲》、张千一的《我的祖国》均为深圳交响乐团委约作品。

为女高音、古琴、箫与交响乐队而作的《留白》受国画之启示,但它绝不是国画“留白”之临摹,而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和意境的延伸,是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恩;《西北谣》根据西北地区歌谣具有悠扬、高亢、干涩、尖利的特点,将萨克斯特有的音色、技术技巧与管弦乐队有机结合,采用民间音乐为素材,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管弦乐《我的祖国》情感真挚,旋律悠长,气势宽广,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限深情的爱,该作品为深圳交响乐团正在委约创作的大型交响曲《我的祖国》的末乐章,主题素材源自于电影《上甘岭》主题歌《我的祖国》;《西域风情之一杯美酒随想曲》则采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《一杯美酒》作为基本素材,运用变奏等手段,将其发展成一个既有西域风情又有恢弘气势的钢琴与管弦乐随想曲,同时,还引用了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作为与之对比的另一个主题。

在音乐会下半场,朱彬的合唱交响曲《陕北音画》将点题上演。作品分为第一乐章“天下黄河 ”(交响乐队、童声合唱与混声合唱)、第二乐章“信天游”(交响乐队与混声合唱)、第三乐章“担水女孩”(交响乐队与童声合唱)、第四乐章“道情”(交响乐队)、第五乐章“挂红灯”(交响乐队、童声合唱与混声合唱),以丰富多彩的陕北信天游曲调,描绘出不同历史时期陕北人民的精神面貌,展示壮美的山川大地,以及陕北民歌独特的旋律魅力。

此次助阵的抒情花腔女高音张文沁,是国家大剧院签约歌剧演员,曾荣获第11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第二名、雷纳托·布鲁松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等,并成功饰演多个歌剧角色;青年萨克斯管演奏家、教育家杨桐,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萨克斯管导师,他的独奏、协奏曲音乐会及讲学活动遍及全世界;旅美钢琴家、教育家刘琉,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其演奏专辑《光阴的回响》受到业界广泛好评。

读创编辑穆砚